雷军亲身带队造车?小米回应:等等看

liukang20242天前热心吃瓜160
来历:21世纪经济报导
原标题:雷军亲身带队造车?小米回应:等等看
在阴历新年假日完毕的第二天,小米造车的音讯在业界“刷屏”。
2月19日,有媒体报导称,小米已确认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议方案,不过详细方法和途径还未确认,或许仍有变数。甚至有知情人士指出,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身带队。
音讯一出,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直线拉升,涨幅一度扩展至10%,到记者发稿,股价涨6.42%,报30.65港元。
随后,小米集团回应称:“等等看看,暂时没有。”更多信息暂不予回应。
但在业界看来,跟着智能手机的商场日益饱满,增加的天花板触手可及,作为全球抢先的 ICT根底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的小米,不会抛弃智能轿车这个最具远景的智能终端,入局造车,也在意料之中。
值得重视的是,这并非小米第一次被传出造车。而音讯称,在 2021 年头下定决心造车前,雷军曾多次考虑小米造车的可行性,小米内部也立项调研过造车项目。
2020年11月,网络上流出图片,称“小米行将发布和比亚迪联合出品的‘年轻人的第一辆轿车’——青悦 S1,价格为 84999 元”。
随后,小米公关部副总经理王化回应“小米跟比亚迪联合造车”风闻,称小米没有造车方案,期望我们不信谣不传谣。小米总办副主任徐洁云也在微博上称“把握一个准则就行:凡是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更早之前的2014年,小米造车的音讯迅速传播,随后的一年内,小米连续申请了9项与轿车相关的专利,包含定速巡航、驾驭辅佐以及小米手机NFC车钥匙等。
到今天,虽然小米还未正式下场,但早在 2015 年和 2016 年,雷军就经过其创建的顺为本钱先后出资了新能源造车公司蔚来轿车和小鹏轿车。虽然雷军在两家公司上市时的持股比例均不到 5%,但在小鹏于 2019 年 11 月进行的 4 亿美元 C 轮融资中,小米又经过旗下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 Fast Pace Limited 公司出资了 5000 万美元。
重复“被造车”背面
跟着轿车智能化的开展,软件界说轿车的年代到来,大批科技公司现已切入轿车工业。国外有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子,国内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都在轿车智能范畴有许多布局,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驭等多个方面。上一年10月底,华为发布了智能轿车解决方案品牌HI,旨在以全栈的智能轿车解决方案与车企深度协作,打造智能网联电动轿车。
而在轿车职业界看来,我国在互联网、通讯等职业抢先企业,或许是我国轿车工业参加未来全球智能电动轿车竞赛的重要成员。
而与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子不同,小米并非一家单纯的手机制造商,而是一个极具生机的科技生态构建者。
在消费级AIoT范畴,小米现已领跑全球,到2020年第二季度,其IoT途径链接设备数到达2.71亿台(不包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具有5个及以上衔接至小米IoT途径上的设备的用户数已到达510万户,小米已成为全球抢先的消费级AIoT途径。
方正证券科技职业首席分析师陈杭在小米研报《小米的结局》中曾指出,现在,物联网现已成为飞速开展的范畴,成为各大公司布局要点,AIoT年代的拂晓很快到来。
安信证券以为,轿车电子工业将成为继家电、PC和手机之后又一次全工业链等级的大开展机会。当时轿车电子现已进入新一轮技术革新周期,轿车电子浸透率及单车价值量都将会得到大幅提高,商场空间超万亿。
IHS Markit发布的《我国智能网联商场开展趋势陈述》显现,2020年全球商场搭载车联网功用的新车浸透率约为45%,估计至2025年可到达挨近60%的商场规划。我国搭载车联网功用的轿车商场规划估计也将在未来持续增加,并在2025年超越75%。
而占有未来科技制高点的小米,其IoT生态将是小米未来造车的重要资源。与具有巨大线上生态的互联网巨子比较,小米的优势在于车家互联,小米依据已有产品或生态根底建立IoT(物联网)智能终端体系,在轿车职业广泛布局,智能语音“小爱同学”则是其切入点。
上一年6月,梅赛德斯-奔驰展现的全新MBUX智能人机交互体系中,其间智能家居的操控功用部分由小米“小爱同学”赋能完成。此外,小米与一汽飞跃协作,推出了飞跃T77米粉定制版。
机遇已至?
在这样的时刻节点传出“造车”的音讯,值得玩味。在曩昔的两个月里,以百度、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子和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现已先于小米,以不同的方法投入到新一轮的造车运动之中。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智能电动轿车在曩昔的一年里逆势而起,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康复的重要力气,一起,新能源轿车概念在世界本钱商场大放异彩,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造车企业股价飙升,全球车企估值排行榜大洗牌。
数据显现,在曩昔的一年里,特斯拉股价翻了7倍;蔚来从2019年跌到缺乏2美元,一年内上涨35倍;即便是刚登陆美股商场缺乏一年的小鹏和抱负也别离上涨102%和75%。
而新能源轿车还有很大的开展空间。我国轿车工业协会估计,2021年,我国新能源轿车有望到达40%的增加。依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轿车工业开展规划(2021-2035 年)》文件要求,新能源轿车新车出售量,将在 2025 年到达轿车新车出售总量的 20%。
在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扶持下,地方政府对新造车项目的支撑力度清楚明了。上海先后引进特斯拉、参加威马D轮100亿融资、参股智己轿车,合肥在2020年引进蔚来后再次向零跑伸出“橄榄枝”,珠海国资被传经过格力集团和白发集团向法拉第未来出资 20 亿元人民币。
与新造车运动的“火爆”相反的是,智能手机的增加天花板触手可及,同质化、价格战问题此伏彼起,全球智能手机商场在近两年堕入阻滞。IDC此前猜测,在出货量和出货规划方面,全球智能手机商场出货金额从2020年至2023年年均复合增加率仅为4.31%。
轿车作为下一个最具远景的智能终端设备,也必定成为小米、华为寻求多元化开展、开辟新的增加点的重要抓手。
虽然远景向好,但不可否认的是,造车是一项杂乱且巨大的进程,涉及到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强壮的研制水平,也关系到整合上下游工业链资源的才能和服务体系力。虽然现在科技公司根本把握算法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但相较于手机职业的供应链整合和途径铺设方法,智能轿车职业的技术壁垒明显更高。
巨大的资金压力也是小米无法逃避的问题。蔚来草创之时,李斌曾扬言没有200亿不要造轿车,但蔚来烧钱的速度仍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数据显现,2019年,蔚来轿车亏本113亿元;创业三年,蔚来累计亏本到达了267.7亿元。
“小米下场必需要考虑造车门槛和本身的财政压力,更重要的是工业链资源的配套。”2月19日,有轿车业界人士对记者表明,“现在小米在工业链方面资源不行完善,未来或许也将与主机厂协作来提高。”
当然,现在小米并未确认造车的详细途径和方法,未来,小米能否将其在手机、家电等消费品范畴的高新价比优势复制到轿车职业,值得重视。
(作者:杜巧梅)
告发/反应
友情链接: